翻譯社 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掛礙。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想行識,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眼界,甚至無意識界,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甚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掛礙故,無有可駭,闊別倒置胡想,事實涅盤翻譯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無苦集滅道,無智亦無得翻譯以無所得故。
觀安閑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翻譯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便是空,空便是色,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翻譯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凈,不增不減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尚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翻譯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翻譯
既無生死,就用不著涅盤了,所以說諸法空相,涅盤生死等空華,等于此意翻譯但又為什麽分真心妄心呢?這是不得已而替初學的人說,其實心,底子不有,不行得,又分什麽真和妄呢?不外幻心不能除,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克不及廢,所以權分真心妄心。這部心經,就教你凜覺的方法,用聰明觀照什麽是心?什麽是苦厄?又如何回歸到清凈寂滅無意之心的本位?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。
【心】心是什麽?是個影子,不能說有,不能說無:所以無形段,不外是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和六塵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相對起了熟悉,叫做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),所所以集起的。就是心同外境調集而緣起的幻影,即名幻心;心中起的事理,叫做幻法;執住個幻我成個幻見,於是成熟了,就有六道死活。至於念念流浪,不覺逐步入了失路,此名妄心,但本體勿失的。
但造成這個生死的是幻心,要開般若聰明了脫存亡的,還是要用這幻心;成到佛(涅盤),也是用這幻心,翻譯公司既然知道是幻的,那麽就有幻心造成幻法,一切人事等等,六道生死涅盤,還不是一樣是幻的?由此可覺原本沒有生死,都是冤枉做作。真心是無心之心,何故叫無意之心呢?等于不起念時,而見聞覺知仿照照舊了了,卻無分別,寂然不動的,此是真心;如一路了念,別離人事,而可以心不倒置,亦不逐境流離,頓然歸到無意本位,此照樣真心。
般若波羅密心經釋解(一)
而今二百六十個字,是文字般若,指示我們觀照般若的方法;照此去做,實證實相般若的事實,總不出眾生心行中事,所以經是完全指我們自身而說的。
【經】有許多意思:如“路”,唆使天成翻譯社們回復真心之路的;“法”,一切方式;“貫”,貫通前後的義理;“契”,契合各人的機,各事的理,有這幾種注釋。 【般若】這是梵文,天成翻譯社國名為大聰明翻譯因為中國文字難盡其義,所以仍用原文,並且尊重這幾個字,所以不譯。這個般若,滿是說心的妙用。盡了人性,才可成佛。”才能盡其義翻譯因為世間法人事等等,都是佛法。至於般若兩個字,诠釋卻有很多字,當雲“通曉世間法出生避世間法,融通無礙,恰到好處,而又不執取諸法的大智慧。
【蜜】 是到的意思,是到了果位了。 般若波羅密心經
【多】是上面的意思。現在假分五步:第一步在此岸;第二步入流,是下了渡船了,是初發心的人,亦是初果羅漢;第三步是中流,船在河中心,如聲聞緣覺;第四步到了彼岸,是十地以下的菩薩,終不是事實;必第五步上岸,“多”舍去了船,等于舍去了法見,打掃了執心,斯是了無掛礙的等覺菩薩和佛。並不是真的無字,願學人本身體會本身的境地,到了若何地位;至於佛的境地,卻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薩可以測知的翻譯我們東土人,大乘根器多而厚,所以豈論男的女的,識字不識字,都喜好讀這個經;譬如人聞香,個個人知道香味好,但多半不知道是什麽香;而受薰是同等的,所以不可思議。此經是替大乘菩薩登佛位說的,表登峰造極的佛境,意境只有本身曉得,說不出的,所以叫做無字真經。 此經共有七個翻譯,這是唐代三藏大師玄奘所譯,文是簡單的,義是深邃的。 【波羅】 此言彼岸;因為有個度字,所以假定一條死活河,眾生在憂?的此岸,要渡過到清凈的彼岸,用來比方,不是真有此岸彼岸。
但空的道理不認識打聽,自心的相貌也難徹了。
常人要度苦厄,了存亡,成大覺,非從自心下手不成。這個經,最主要是說性空的道理,不是衆人所說的空,那是斷滅空,他們曲解佛法是消極自了的翻譯今把此經判分七段,用白話來逐字逐句解釋,使衆人懂得空的真義,不至誤解造業翻譯由此斷一切苦厄,並可發大悲同等心救世,證實佛法在社會上的大用,實是開辟天下一家獨一的寶貝。
文章出自: http://blog.udn.com/jgcz/3839037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